首页 > 学术科研 > 科研动态

哲学所第37期人文精神论坛暨学科建设论坛成功举办

  11月8日,哲学研究所第37期人文精神论坛暨学科建设论坛在院714会议室举行。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干春松教授做题为“梁漱溟的文化观及其实践导向”的主题讲座。同时,梁漱溟先生嫡孙梁钦宁作为特邀嘉宾出席讲座。讲座由哲学所所长孙伟研究员主持,哲学所全体科研人员等列席参加。
  讲座开始,梁钦宁先生首先简单介绍了今年重庆、北京、广西等地纪念梁漱溟诞辰130周年的各类学术活动,并对本次讲座的意义做出了积极展望。接下来,干春松教授展开了本次讲座的主题报告。从梁漱溟的思想背景出发,干春松教授指出,梁漱溟的父亲梁济之死对梁漱溟产生了深刻影响,并由此形成了“为社会问题拼命”的志向。随后,梁漱溟提出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向前、持中和向后三种路向的观点。而通过对当时文化研究局限性的反思,梁漱溟开始了将自身文化观进行“实践性”的探索,这也就是后来为人们所熟知的乡村建设运动。
  接下来,干春松教授对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展开深入论述。从1928年写下《乡村建设理论》到后来的乡村建设实践,梁漱溟实际上想要寻找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发展道路。梁漱溟从生活样态出发,坚持中国社会“伦理本位”的特殊性,因此其乡村建设理论强调守望相助和伦理情义。
  最后,干春松教授介绍了梁漱溟1945年之后思想关注的变化。1945年,梁漱溟还有一次延安之行,之后他深入东北、西南、华东考察农村,对共产党组织国家政权的能力深为赞叹。回到当下,我们除了进一步理解梁漱溟的文化观,还要看到其独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,这也是梁漱溟带给我们的意义。
  讲座结束后,干春松教授与参会人员展开热烈的交流和讨论,并对提出的问题逐一做出了回应。本次讲座加深了大家对梁漱溟文化思想的了解,促进了各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,对今后科研工作的展开产生了积极的影响。